不久前,上海市总工会新命名了一批“上海工匠”,中 建八局新型建造工程公司焊接负责人陈浩位列其中。此前,他已经获得了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还连续两届担任上海市人大代表。
20年前,还是一位普通农民工的陈浩不会想到,手中的这把焊枪会焊出一条工匠之路。
“炼”成“望闻问切”绝活
“焊好每一条焊缝,做好每一件小事,对每一个钢构件负责。”上海工匠的评审现场,陈浩如是阐述自己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正是每一条焊缝的累积,让陈浩“炼”成了“望闻问切”的绝活——他听焊接时的声音就能判断出焊接电流与电压是否匹配;看焊缝外观就能了解施焊者的用弧方式和不足之处;根据超声波检测,在返修处理前就能明确判断出缺陷产生原因。这项绝活也大大降低了生产一线的材料浪费和返工成本。
20年前,陈浩高中毕业后,来到南京电容器厂当起了焊接学徒工。
学焊接的路很苦。白天,陈浩认真跟着师傅学习焊接技术,晚上,继续留在车间苦练焊接技巧。当时,电容器厂位置十分偏僻,夜晚他结束练习,独自从车间走回宿舍,总要经过一片荒地。18岁的少年并非不害怕黑暗,但学好技术的信念支撑着他没有放弃。
无数个黑夜,他一个人在车间里摸索焊接技巧,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总结,终于,飞溅的焊花中,他战胜了对黑暗的恐惧,也冲破了焊接技术瓶颈。
每一条焊缝都是一次见证
在陈浩看来,每一次焊接都是一次挑战,每一条焊缝都是一次见证,它们都会最终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和生命周期,丝毫都马虎不得。
2013年,陈浩来到中 建八局工作。在这里,他辗转不同的城市,参与并见证了一座座地标建筑拔地而起,职业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干过的工程越多,我越喜欢当焊工。”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是G20杭州峰会的主会场,陈浩带领的9人焊接班组要在两个月内安装完成6000吨钢构件,时间紧、任务重。这个超大型建筑,现场钢桁架结构十分复杂,且工序相互连接,牵一发动全身,一旦出现失误造成返工就会严重影响工期。
当时正值酷暑,巨大的精神压力、恶劣的气候条件、高强度的焊接工作,让一些工友产生了畏难情绪。作为公司的焊接技术骨干,陈浩一方面带领工友探索改进焊接工艺方法,在分配任务时,把最难啃的硬骨头留给自己;另一方面,在下班后主动与工友们聊天谈心,安抚大家的情绪,释放压力。
最终,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提前15天完工,陈浩和工友们也跑出了30天安装1.2万吨钢构件的“加速度”。
这样的经历在陈浩的职业生涯里不胜枚举。青岛东方影都3000吨异形钢结构制作安装1个月完工,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主会场1.1万吨钢结构45天封顶,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项目8500余吨钢结构安装40天交付……在这些项目的攻坚鏖战中,陈浩和工友们不仅实现了完美交付,相关工程还摘得了鲁班奖、中国焊接工程金奖等奖项。
研发焊接机器人助力智能建造
“焊工手里有团火,四季炙热无处躲。十个焊工九个黑,全身上下全是灰。蹲低登高很平常,干的就是这一行。身上烫痕何其多,默默无语对谁说。”这首陈浩写的打油诗,也是焊工作业环境的真实写照。
20年与焊花为伴,陈浩对焊接的苦和累深有体会,为此,他领衔的陈浩钢结构焊接技术创新工作室,一直致力于研究焊接自动化技术,希望借助机器人作业减轻焊接劳动强度,降低职业伤害风险。
研发过程中,陈浩尤其注重机器人的实用性。工作室研发的焊接机器人已经获得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在天津周大福、北京丽泽SOHO等超高层建筑建造中推广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焊接效率和质量,还为公司节省了数十万元成本。经过团队反复试验改进,4.0版的焊接机器人将于近期在施工现场投用。
“继续优化焊接机器人,以小型化、可移动为方向,不断改善焊工工作环境,提升企业智能建造水平。”谈起近期的“小目标”,陈浩的眼里闪着光。
RC-5阀门电动执行器,电动执行器
16mm中空纤维水泥外墙板
日吉华神岛板 中铁装配装饰板 品牌增强型装饰性板 水泥纤维外墙挂板
日本水泥纤维干挂板 一户建墙板装饰纤维水泥墙板 水泥外墙干挂板
AT水泥纤维干挂板 一户建墙板装饰板 纤维水泥墙板 水泥外墙干挂板
防火冰火板 木饰面木纹冰火板防火板洁净板护墙板
木丝水泥板 纤维水泥板 高强度水泥板 进口板
绿活建材 水泥板 手工夯土板 背景墙 商场装修用板 提供质检报告
昌吉自治州塑料编织袋,白色覆膜编织袋,包装袋生产厂家可定做
昌吉自治州蛇皮袋,灰色编织袋,绿色编织袋包装袋,生产厂家可定做
昌吉自治州透明编织袋,亮白半透编织袋,生产厂家可定做
昌吉自治州牛皮纸袋,纸塑袋,PP复合包装袋,生产厂家可定做
昌吉自治州彩印编织袋,珠光膜编织包装袋,生产厂家可定做
昌吉自治州灌装口编织袋,方底阀口编织包装袋,生产厂家可定做
和田地区塑料编织袋,白色覆膜编织袋,包装袋生产厂家可定做
和田地区蛇皮袋,灰色编织袋,绿色编织袋包装袋,生产厂家可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