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如何正确选择缓蚀剂
酸洗缓蚀剂的品种很多,使用时,必须根据清洗锅炉的自然条件(如锅炉的结构、材料的成分、垢的性质及组成等)和初步确定的工艺条件(酸的种类及浓度、清洗温度、可能达到的*高流速以及要求达到的清洗水准等),选定在性能上能满足或基本满足要求的缓蚀剂。

  缓蚀剂的很多性能都是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缓蚀剂的缓蚀效率(这是缓蚀剂*重要的性能)是在某一固定实验条件下,根据添加和不添加缓蚀剂时的腐蚀速率的相对比值求出来的。
  因此,一提到缓蚀效率就一定要注意是在什么体系(材料的牌号和成分,酸的种类和浓度)、什么条件(温度、流速、缓蚀剂浓度)下得到的。
  商品酸洗缓蚀剂的说明书往往只给出一些缓蚀效率,而没有同时给出求缓蚀效率的条件,这就要求酸洗工作者查清它们的实验条件,并把它们的适用范围同初步确定的工艺条件逐一对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缓蚀剂的实际效果。
  小孔腐蚀和氢脆的发生更要引起酸洗工程人员的注意。确定某一缓蚀剂对某一钢材有无小孔腐蚀现象发生,一定要在添加足量的Fe3+(一般为1000ppm左右)的条件下进行试验。在Fe3+为零的酸溶液中观察不到小孔并不等于在实际酸洗条件下不发生小孔腐蚀。
  因此,对于商品缓蚀剂说明书所介绍的情况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审定。必要时,酸洗工程人员要进行一些小型试验,以确定选用的缓蚀剂的各项性能是否满足自己的要求。
  在选用缓蚀剂时,除了缓蚀效率、局部腐蚀的指标外,还要综合考虑其他一些性能。例如,在人口密集的市区进行锅炉清洗,就必须选用没有特殊臭味、毒性尽可能低的缓蚀剂,以减少在酸洗过程中及酸洗后带来的污染。